第18章 文学侍臣

  夏季的毒日头晒的泥地滚烫,他不得不拿出太傅送的檀木扇子,帮自己搧搧凉,以免流汗失仪。   等了近半个时辰,朝臣们才陆陆续续的从议殿里走出。   宋玉虽至宫中不久,但在太傅府上也习得不少该有的礼仪,见大臣们浩浩荡荡向此处走来,他连忙退到一旁,对那些朝臣恭敬的拱手作揖。   “我道是谁涂的粉这样香,原来是宋玉这厮。”走在朝臣们前头的,是名身穿华丽服饰,腰戴精美龙形玉佩的令尹子兰。   想不到阻挠了三个月,王兄还是召见了他,子兰冷冷的朝一旁的宋玉睥睨一眼,满脸不屑。   “令尹大人此言差矣。莫说是楚国,就算把全天下的粉都找来,也无法与大人府上的相比。况且,这宋公子看似肤若凝脂、细如白瓷,但他可是从不抹粉的。”   随行的上官大夫靳尚跟着帮腔,就差没浇上油,让火烧的更旺。   “上官大夫对他了如指掌,莫不是也看上了这厮?”子兰见靳尚那半百的年纪,头发都花白了,有那力气吗?   “大人说笑了。宋公子这般丽质天生,就连倚兰苑的姑娘都要自叹弗如,老夫又怎会不知呢?”   打从两年前,靳尚在屈原府上见过宋玉后,对他举手投足的丰采便已无法忘怀,虽说靳尚并不好男色,但对宋玉这样的天仙完人,还是不由自主的迷恋。   “如果年纪轻轻就要擦香抹粉,恐怕那一点俸禄都不够他用。再说,倚兰苑的姑娘爱打扮,是为了给咱们这些男子取乐,宋玉这厮长得如花美貌,难不成,是要给那些姑娘作乐的吗?”   子兰说话的声响大,让走在他身后的靳尚和众朝臣,也跟着一哄而笑。   其实,宋玉与子兰从未有过交集,子兰无端羞辱宋玉,只是因为宋玉的美是丽质天生,不像子兰,是擦脂、抹粉堆砌出来的。   再加上子兰是王族,身分高贵,但宋玉不过是个贱民,凭什么美貌传遍郢都,甚至被众人拿来与子兰相提并论?   即便如此,朝臣中还是有一高壮男子,正眼瞧了瞧宋玉腰际上的玉佩,却也是不动声色的匆匆瞥过,没再多停留。   众人见宋玉不羞不恼的恭敬依旧,反倒无趣的冷哼,快步而过。   宋玉对他们如此礼让,这些人却毫不掩饰的恶言嘲讽,真是令人难以忍受。   罢了,类似这种闲言碎语听多也麻木了,宋玉甩甩衣袖,不理便是。   散朝后,宋玉随着侍者来到议事的偏殿,见景差早已在那里候着,他朝宋玉努努嘴,示意大王在里面。   两个人又等了约一刻,才见大王换了身轻便宽衣,缓缓从殿后走出。   头戴玉冠的熊横,神采奕奕的坐在王座之上,他宽广的额头丰盈饱满,浓密的剑眉微微扬起,黑白分明的目光灼灼,略为魁梧的身形,在宽大的袍服下,更显得神气威武。   熊横今日刻意换了件,绣有火红凤凰及祥云图饰的袍服,来召见他的新臣子。   “微臣宋玉,拜见大王。”敛下双眸的宋玉恭敬的跪着,却忍不住好奇的用余光瞄向前方,大王的步履稳健、豪迈,看起来心情不差。   “抬起头来。”温厚而有磁性的嗓音带着些松软,却不失威仪,熊横期待这一刻很久了,终于见到这个传遍整个郢都的盛名男子。   虽然,众朝臣都说宋玉此人徒具美貌、不学无术,凭着屈原的关系到处招摇撞骗,实则一点才学都称不上,然而因为景差的举荐,熊横还是把宋玉召进宫来。   景差跟随熊横一年有余,他对景差的学识是知道几分的,如果景差都认同宋玉的文采,那多一个人为他歌功颂德,岂不更好?   况且,熊横也很想知道,整个郢都城为之着迷的男子,究竟是何样貌?   然而,眼前跪着的男子不若熊横所想象,看来还很年少,赛雪的肌肤似白玉般通透,隐隐泛着盛夏的红光,双眸熠熠如秋水,却又像一汪大湖深不可测。   果然是天仙绝色、俊俏非凡,就连后宫的三千佳丽也很难与之相比。   阅女无数的熊横,打从心底发出一声赞叹,此人如果是个女子,该有多好?   可跪着的宋玉不解大王何故叹息,便犹疑的将自己的眸光迎向他。一时间,殿内的气氛静谧尴尬,大王一直不说话,任由那对赤裸裸的目光,毫无忌惮的烧着宋玉。   景差见苗头不对,大胆的干咳两声。   硬是被拉回神的熊横会意,意犹未尽的收回自己贪婪的目光,连忙道:“好好,起来吧!”挥挥长袍,即使换了一身轻便衣裳,熊横还是觉得热。   “谢大王。”又一拜,宋玉这才敢起身退到大殿一侧。   “寡人听闻先生自小跟着屈先生学习,琴、棋、书、画无一不通,尤为辞赋更是精妙。”熊横拿起桌案上的茶一饮而尽,口好干。   “屈先生学富五车、学术渊博如滔滔之江河,宋玉不才,不敢辱没先生盛名,只期能跟在大王身边吟诗作赋,以娱圣驾。”   早已听闻大王喜欢受人恭维,再加上有太傅这个前车之鉴,宋玉不得不更加小心应对。   “屈先生才高气傲令人佩服,但就是不懂寡人的难处。”   虽说,熊横与屈原决裂是事实,然而,屈原毕竟是楚国倚重的老臣,以后兴许还有用得到的地方。   况且,熊横根本不认为驱逐屈原是他的错,有朝一日等屈原想明白了,自然会回来。   面对复杂的政治算计,屈原并没有向自己的学生解释太多,甚至,没提过他被大王流放的原因。   宋玉还是透过府中门客的谈论,才得知一些枝微末节,后来又从景差那里探得,是屈原与大王在政见上相左所至。   宋玉自小跟着屈原,察言观色的本事自然学得不少,他知道自己并非名门之后,即使有满腔的理想、抱负,但在羽翼未丰之前,还是不宜锋芒太露。   再者,大王耳根子轻,易受小人挑拨,因为好色又经常不理朝政,唯一把持政要的令尹大人和上官大夫都不喜欢他,即使宋玉讲的再多、再好也无用。   思及此,宋玉的满腔热血,竟是灭了大半。
第18章 文学侍臣
我和三个神仙不得不说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