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 工具人入场

  一切准备就绪,沉浸式县试体验正式开始。   一向稳重的何子重也被这神来一笔,搞得表情都要裂开了,拿着手中的单子,艰难的开口:“我有不好的预感。”   何子仪、颜辉真反而觉得有趣,兴致勃勃地讨论起来。   “看起来很有趣啊,爹总说我天真,哪天在外面吃了亏都不知道。师嫂这想法真是太棒了!”颜辉真两眼放光,倒是有些迫不及待起来。   “这还是我第一次参加考试,提前适应一下蛮不错的。娘子下了大功夫啊,还有客栈、考场,听说还有专门请来陪考的人呢!”何子仪也一脸兴奋。   何子重扶额,有点理解为什么先生会同意连大娘子的这天马行空的想法。就两个师弟的态度,中招的可能太大了。   美名其曰“陪考”的人,八成是来下套捣乱的。每次考试,考生出意外的事件,层出不穷。自己不就是被四公子打伤,才误了上一次参加县试的机会吗?   比起两个师弟,经历更加丰富的何子重,很快意识到所谓的“模拟考试”暗藏玄机。   至于会如何展开?走一步看一步吧。   何子重叹了口气,满怀同情的看了看两个一无所知的师弟,暗自告诫,一定要认真对待。不然,模拟考试后,等待他们的,将是一片血雨腥风,先生不会放过他们的。   临时客栈这边,十位陪考已经就位。   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这个时代的落魄读书人,不在少数。   所以陈先生以每人五两银子加名师批改文章的报酬,轻松招到了十个读书人,全是秀才。   “明日模拟考试就要开始了。在这之前,我再详细给各位讲讲,你们在这场考试中,需要完成的任务。”陈先生拿了一叠纸,分发下去。   “在考试中拔得头筹的,另外可获得何府送出的礼物;考前客栈中,有不同的人物角色可选,由大家自己挑选你所扮演的身份;顺利完成任务的,也有相应的报酬。需要提醒大家的是,进入考场后,完全按照县试的流程来。若是有不明白的地方,现在就可以提问。”   杨成穿着洗得发白的长衫,第一个回应:“在下选三公子的忘年交。”   很快,其他人也纷纷做出选择,有人是三位公子的书院好友,有人是同族兄弟,有人是同居客栈才认识的泛泛之交。   陈先生对杨成印象颇深,何家找来的这十人,既然愿意为了银钱折腰,都是见识过人间疾苦的,懂变通之人。   杨成之所以令人印象深刻,乃是因为,他也曾经是临南神童,十二岁就考中了秀才。   可惜他的运气似乎在那一年就用光了,生母在他中秀才当年去世。守孝三年后复出的杨成,参加了两次前朝秋闱,两次南楚恩科秋闱,全部落榜。      连知味也在重点观察杨成,特意嘱咐陈先生详细调查他的背景。   陈先生一番打听,确实挖掘到一点不为人知的的内幕。大娘子做事从来都是有的放矢,这么关注杨成,此人肯定有过人之处。   “明面上大家都说,杨成是江郎才尽,这才屡次落第。神童半路夭折,泯然众人的也不稀奇。但是派人仔细调查后,我认为这其中怕是有隐情。”   “哦,可是因为家庭变故?”   陈先生满脸诧异,大娘子不用听他说就猜了个差不离:“是。杨成是本地乡绅杨员外的嫡子。他母亲虽然是正室,但进门多年无所出,杨老夫人就给杨员外抬了一门姓方的良妾。等这方氏生了两个儿子,杨夫人才艰难生下杨成。熬到杨成中了秀才,不到半月就去世了。方氏的两个儿子也成器,所以杨夫人死后,她就做了大娘子。”   连知味端着茶杯若有所思,看来又是一出后宅争斗的剧情。按照这个发展,杨成虽然是嫡子但是不居长,上头有两个受宠的哥哥,他还失了母亲的庇护。   但他作为嫡长子,天然的继承权,必定会让他成为方氏的眼中钉肉中刺。   “杨成当年就是廪生,但他两次未中举之后,杨员外对这个儿子也不上心了,似乎认定他出不了头;南楚第一次恩科时,方氏的大儿子中了举,杨家就更没有他的容身之地。杨员外给了他些微薄的家产,就把杨成扫地出门,身边只有上了年纪的乳母,妻子给他留下个儿子,难产死了。”   连知味一怔,这还真是坎坷。   “但是杨成本人的学识是不错的,只是他后来每次考试,据说一进考场,就会因为过度紧张导致不能作答。勉强答完,最后的结果当然也不尽人意。”   杨成年少失去母亲,妻子早逝留下嗷嗷待哺的儿子,诸多事件可能与科考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这才导致他换上了某种焦虑症。   杨成今年二十六岁,说晚也不晚,有机会倒是可以拉他一把。   “杨员外再狠心,家产也不能过分少吧?再说杨大公子也是走仕途的,总要顾忌些名声。杨成现在怎么如此落魄?”   不够穷,也看不上何家五两银子的报酬。   “杨成除了读书,不事生产,他妻子在时,也还过得去。可惜生产时难产,花了大笔银钱也没保住命。儿子也是个药罐子,有五岁了吧,跟他出来的奶嬷嬷也年龄大了,再加上读书考试的花销,自然一年不如一年。”   也就是光出不进,家里有病人花钱如流水,杨成文弱书生肩不能抗手不能提,多是接一些抄书、卖字画的活,比起孩子的医药费,也是杯水车薪。   即便继母方氏不出手难为他,日子也艰难。   “与先生通个气,重点关注一下这个杨成,看他是否真的有真才实学。剩下的人中,还有符合要求的吗?学识第一,但人品也同样重要。”   负心多是读书人,何家的银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投资人才看的可不光是资质。   陈先生摇头,“杨成是唯一符合的。剩余九人在学识上就差了一大截,没到火候。”
128 工具人入场
我在古代开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