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起新房

  今天是连家正式分家的一个日子。   虽然在户籍上并未分开,老连家还是一家人,这种事实分家就是村里的常见的做法。   不仅请来了连家族里的长辈,媳妇们的娘家也都来了人。   这会儿男人们在堂屋商量分家的事,女人们在厨房置办中午的饭食。   老连头提前跟儿子们分说清楚,这会儿也不过是走个过场。   连八爷清清嗓子,主持连家的分家事宜:“今天请各位族老和亲家们前来,主要是请大家见证连德文这一房的分家事宜。树大分枝,德文老哥准备给四个儿子分家。具体如下。”   “现在住的这座老宅,分给老大,老二、老三、老四都搬出去,另起新房,一家分五两银子。”   “家里的田,山地、坡地,一家十亩,田老大四亩,其它三房一户两亩。”   “其它零碎及粮食各家平分。老两口养老问题,每家一年两百斤口粮,五百文养老钱,过年一身衣裳。”   随着连八爷念出分家内容,底下众人心思各异。   族里的老人眉来眼去,哟呵,没想到德文家底还挺厚啊,一下子三个儿子都建新房了。不过五两现银,除了建房还有每房独立后的开支,还是挺紧巴。   一交好的族老率先开口:“德文老弟这家分得公平,一碗水端平了哩。几位大舅哥,有没有意见?”   四个儿媳妇娘家来的都是家里的兄弟,这会儿听了询问,纷纷摇头。   “姻伯父分得公平,我们王家没意见。”大媳妇王氏的弟弟率先开口。   “杨家也是。”   “田家也是。”   刘家来的是刘二,见状也赶忙表态:“没意见。”   一听连家分家,唐氏和刘大又蠢蠢欲动,想来占便宜。刘二看出大哥和母亲的想法,为了避免跟连家以后连亲戚都没得做,废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两人劝下。来了连家也是老老实实,不准备搞事。   “既然大家都没意见,就请大家在分家单子上盖个见证手印。”连八爷把单子拿出来,上面简单写或者以符号表示了连家分家各家分的东西,到场的人一一盖了手印。   老连头收好单子,谢过前来的见证的各位,招呼道:“辛苦各位,今天中午大家一起吃饭。”   女人们麻利地摆好饭桌,今天家里其他人只能分好饭菜在房间里自己吃。   不过这一餐,尽管好东西都端上男人那桌,女人孩子们不过是沾些油水,但几个媳妇心里都是美滋滋的。   当家作主几乎是每个女子嫁人生子后都想实现的愿望了,以后就不用在婆婆手底下讨生活。尽管陈氏已经是难得的好婆婆,但是做媳妇哪有自己做主自由呢?   而且自家马上就要起新房了,想想心里就开心。   连家三兄弟很快选好了地基,找连八爷交了地基钱,一家人就热火朝天准备开始建房。   连家老宅那一块本来住户就不是很多,老连头当初也是出来重新建的房,所以老宅的位置处于谷水村外围。   这些年陆陆续续修了两三家,也不打挤,空地挺多。   连二、连三、连四不约而同选了老宅周围的地建新房,最近的是连三家,就在老宅斜后方,直线距离不到五百米。连二家最远,差不多一里地了。   连知味的银子都花在那家店铺上,家里建房也没有多提意见。一家人围在一起,各抒己见,对小院有了规划。   连二两口子一间、连知味一间、连之树夫妇一间、连之木一间。苏杏花再过几个月就要生了,也给小两口未来的孩子规划一间,一间堂屋,总共是六间正房。再加上一间厨房,一间杂物房,共八间。   再有就是一间柴房,一间厕所,牲畜棚两间。   横着一排五间房,坐北朝南,左边杂物间和柴房,右边厨房和连之木房。这是前院。   后院就是两间牲畜棚连着厕所,对面就是和老宅一样的简易洗澡间和菜园。   总体格局跟老宅相似,不同的是人少了,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房间。   连三、连四孩子都小,家里满打满算才四口人,所以并不打算像二房一样修那么大。   人多力量大春种结束后,不过月余,三兄弟的小院都修好了。   连家大手笔在修新房,在村里热议不断,明眼人都知道,这老连家不知道在哪里发了财,一下子起了三座新房。   有人忍不住问到连二面前。二房这个样子,修那么大,可不像说的那样,五两银子修得出来。   三兄弟私下早已经商量好,若真有人问起来,少不得扯些谎话。   所以被问道,连二也面色不改:“二叔,我也不怕你笑话。我起这个房子,找我亲家借了不少哩!”   对方秒懂,咂嘴道:“你那亲家在青石镇好几个门面,听说生意红火折呢。二侄子,你还真是结了门好亲。”   连二笑而不语,打个哈哈送走对方。   杨氏这边也被三姑六婆缠上了,一起出门的苏杏花也没被放过。   “嗨,还不是娃他爹,心大。说什么老大媳妇马上要生了,这才是第一个孙辈,以后还有第二个第三个。家里这要是修小了,怎么住得开?所以呀,一咬牙,决定一步到位。为这事,找杏花她爹娘,还有我娘家,借了不少银子呢。我们家这也算打肿脸充胖子咯!”杨氏的话让周围因为连二家大手笔修了大房子的人家,好受了不少。   就是说连家也不过如此,原来还是沾了亲家的光啊。看样子,那房子说不定要十五两才修得好。得,这连二确实心大。   一个个心里嘀咕,面上不显,等婆媳两走远了,后面就议论开了。   “杏花她娘家真有钱。”这是刚嫁进来的新媳妇,听杨氏的话羡慕不已。   “嗨,也是连家胆子大,这才捡了个大漏,不然这新房就轮不上他家咯。”周二媳妇瘪瘪嘴,满眼都是嫉妒。   
第七十一章 起新房
我在古代开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