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成亲

  回家的路上,连知味不由哼起了小曲,左手一个猪头,右手一包糕点。   发了发了,没想到那位大叔,真是大方!   第一个荷包,给了十两银子;第二个荷包,也就是那对大雁,可是整整二十两!   钱管家把大雁交给婢女,特意嘱咐,细心喂养。主母南夫人一向是大方的,这回家送上去,得的好处可多了。   回到医馆,石姨娘已经转醒,刚刚突然受力晕倒,一会就清醒过来,没有伤口,休息一下也就好多了。   何子仪见钱管家进来,忍不住问:“钱管家,刚刚帮忙那位姑娘呢?”   钱管家并不因为何子仪母子不受宠就怠慢他们,恭敬地回道:“已经走了。老奴已经亲自道谢并送上了一份谢礼。”   何子仪有些失望,刚才自己太着急了,只关注姨娘得伤,倒是忘了帮忙的人,连声谢都没说。   何开广亲自搀扶着张柔儿出来,满脸笑意,大夫确诊了,柔儿的确是有了!   钱管家上前报告刚才的事故,何开广皱眉:“没有人员伤亡吧?”南岭县离府城也不是很远,两三天的路程,要在这里惊马死了人,又要惹上官司。   “这倒是没有,很快就被人制住了。只是有些路人受了轻伤,商贩损失了些货物。奴才已经处理好了,都送去了赔偿。”   “嗯,你办事一项妥帖。是哪一辆车?”   “三少爷和石姨娘的马车。”   听到这,何开广忙追问:“老三没事吧?”   “三少爷安然无恙,就是石姨娘撞到刚刚晕过去了,大夫看过,没什么大碍。”   “那就好。今天就在镇上休息一天了,明天再启程回府城。”   “是,老爷。”      转眼间就到了成亲的日子。   入夜,苏杏花坐在梳妆台前,毫无睡意,有些激动,有些紧张,还有一些茫然。   “吱呀”一声,李氏推门进来,见女儿有些单薄的身影,心疼地赶紧拿衣服给她披上,“怎么也不知道多穿点?入冬晚上寒气最重了,小心染上风寒。”   “再说,明天就是大喜的日子。要是生病了多不吉利?”听着李氏絮絮叨叨,苏杏花心一暖。   “不碍事的娘,屋子里放了碳炉子,床上还有汤婆子,冷不着。”   “一转眼,你就要出嫁了。娘心里舍不得你,巴不得多留你两年。这在家做姑娘的时候,才有松快日子,等你去了婆家,哎。”真是亲事不成也愁,真要出嫁了又舍不得,做父母的操不完的心。   拿出一个小木盒,“连家的聘礼、爹娘给你准备的陪嫁,还有你自己的私房,都是你的嫁妆。压箱银子呢,明面上只给了你十五两。”   打开木盒示意苏杏花看,“这十两是娘给你的,还有一张地契,你爹在石桥镇码头那边,给你买了座小院子,有半进。”   苏杏花有些错愕,喃喃道:“娘,这也....”   李氏把小木盒塞进苏杏花手里,“仔细收好了,这也是你以后的倚仗。明面上的东西,你两个嫂子都知道,至于房子也跟你两个哥哥通过气了。”   耐心地给她说道:“连家其实人不差,都能干。连老爷子年轻时也是个人物。只是这年头光在地里刨食,出产有限,上面的税也收得重。”   “一年到头,一大家子吃喝拉撒,能剩个啥?但是连家不缺本事,缺的是门路,缺的是开始的本钱 。”   苏杏花若有所思,李氏继续道:“娘肯定是希望你和之木日后能在镇上讨生活。杏花你从没下过地,但连家在村里,你一个孙媳妇总不能婆婆都下地你在家吧?”   叹了口气,“本来是想给你就在青石镇找一个门当户对的,都是做小生意的就行了。既然现在已成定局,爹娘只好为你另作打算了。”   眼眶红红的,苏杏花转过头抹了把眼泪。   李氏拉过她的手特意叮嘱道:“好好看着自己的嫁妆,房子这事你抽空私下告诉女婿就行了。这是你们小两口的私产了。”      连之树此时也很紧张,因为老爹把他叫进房,目不转睛地盯了他有一刻钟。   “咳咳”连之  树被盯得发毛,咳嗽两声提醒连二。   连二这才回过神来,抓了抓头,媳妇交代的任务咋搞啊!   硬着头皮上吧。连二把儿子叫过来,两个人一阵叽里咕噜。   “那啥,懂了哈?”   连之树小麦色地脸上,飘着两朵红云,像喝醉酒一般,声音都有些飘。瓮声瓮气答道:“懂了....吧?!”   连二拍拍儿子地肩膀,“好好对你媳妇,听你娘讲杏花这姑娘可不容易。你可得向你爹我学习,哈哈!”   连家的这场婚事办得热热闹闹。今年确实出现了旱灾,好在情况不是很严重,各家减产约三成,勒紧裤腰带撑到明年问题不大。   吃席的叔伯婶子对连家的席面赞不绝口,这“九斗碗”,实诚!   腊鸡、腊兔、红烧鸡块、红烧鱼,整整四个硬菜呢!   村里面吃席可不讲究,人们也缺少油水,菜一上桌,堪比打仗。只见筷子飞舞,速度快得都有残影了,只花了几息,一盘红烧鱼就被抢得干干净净。   主桌连八爷家的齐氏对陈氏攒道:“老嫂子,你家老二媳妇这手艺,真不错!看看,摆盘也好看,味道那就更是巴适咯!”   “看八弟妹你说的,也就在村里还可以,跟请的大厨那可没得比。”   “比大厨也不差哟。乖乖,都长着一双手,你看侄媳妇烧的豆腐,就是更入味。下次我家结亲,得请她去帮帮忙嘞。”   “行,叫你家宝儿过来叫一声就行!吃菜吃菜!”   席面办得体面,花销却不大。肉菜,野鸡、野兔都是连知味猎的;鱼呢,连之材、连之木、连知味、连之栋几个小的,凿开冰去湖里钓的,忙活了十几天;鸡是自家喂养的。一家人为了婚事准备了大半年,总算满意办成。   办了场婚事,下个月就是腊月,又要开始准备过年。   那可以说是大西朝最后一个年。
第二十四章 成亲
我在古代开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