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疑云

  经过这几天的观察和探听,郁明瑚也基本了解了各宫主子的情况。德妃最为得宠,依仗着母家是投降了的越勒氏族,自己曾是越勒王女,虽然无子却已是正一品德妃,一向较跋扈;甘昭媛育有皇长子,也是玄昭帝李元祯唯一的儿子,登基头几年南征北战,后宫人少不说,子嗣更是单薄。   因此对这独子十分看重,甘氏原只是贵人,母凭子贵成了上三嫔,只是受到皇后和德妃压制,一直没能登上四妃之位。因此她对皇后和德妃都不甚尊敬;再有就是韩充媛,是皇后的远房表妹,因此一向巴结皇后,这才得了正三品的嫔位。再往下便是谢婕妤,她也是潜邸的老人,一向不甚得宠,因着资历才封了婕妤。沈美人和严美人都是新近得宠的,其他几位采女或是由宫女侍寝而进位的,大多老实沉默,存在感较低。   因此今日在殿上,德妃暗搓搓的挑衅皇后,刁难自己,却是韩充媛打圆场。只是后宫人这么少,李元祯在短时间也应该不会发兵南下,那么后宫迟早会选秀。到时候不知对自己,是利还是弊。   回到承光殿,玄昭帝的赏赐先下来了,意料之中的没有进位,只是赏了两对嵌宝镂空金镯,两对红翡滴珠滚玉钗和几匹上等宫缎。郁明瑚谢了恩,打赏了来送东西的内监,便将东西都交给平嬷嬷去处置。   “这对玉钗和响铃簪收到妆台,这两日用上,其余都收到库房,若是有其他妃嫔送了东西了也是平嬷嬷一并收起来,回礼谢恩也是你们几个看着做吧。我是累的很了,先去传膳,肚子要饿扁了。”   明瑚这里一连串的吩咐,平嬷嬷含笑应着,这边叶嬷嬷早早叫人摆好了膳,请郁明瑚过去。   现在已是巳时,已经过了早膳的点,午膳时间却还没到,因此素心只准备了灶上温着的一小碗碧梗粥和几样小菜点心。郁明瑚简单吃了点,便对素心道:“你也忙了一早上,也下去吃点东西歇着吧。采容服侍我沐浴,要是无事就不要叫我。我太累了,要午睡一个时辰。”   采容应声,推素心出去:“好姐姐,你下回去歇着吧,我来服侍美人就好。”   素心只好谢了恩退出去。这边采容为她传了热水,笑道:“美人昨夜辛苦了,只是今日这午睡真真是早。”   明瑚笑着点了点她的头,道:“你这促狭鬼,怎么和采容一样爱打趣。”   说话间进了寝殿,已经传来了热水,寝殿后一进的小房间作为洗漱的地方。半人高的黄梨木大浴桶冒着热气,明瑚宽了衣服进去泡着,采容为她浇着热水,消散了这一日的疲乏。正当她昏昏欲睡的时候,平嬷嬷却是疾步进了来叫道:“美人快起身吧,皇上驾到,已快到承光殿了!”   明瑚睡梦之中听的外头的动静,不等她完全清醒便被平嬷嬷拉了起来:“美人,快起来接驾吧,皇上的銮轿已快到了殿外了!”   她猛地清醒过来:“皇上怎末这时候来了?”不等平嬷嬷回应,便连忙起身:“嬷嬷快去殿外迎接,先向皇上告罪一声。”平嬷嬷最为老练,虽然匆忙却也并不十分慌张的退了出去。这边素心服侍郁明瑚穿衣梳妆,匆忙之间只来得及松松挽一个斜髻,以那对滚玉簪固定。简单梳妆好,便匆忙出去接驾。   正巧李元桢下了轿,郁明瑚才将将到了宫门口,带着一众宫人跪下:“拜见皇上,嫔妾有失远迎,望皇上恕罪。”     李元桢自然是知道郁明瑚在午睡,今日朝政不多,他难得清闲,便想来逗一逗这位南楚公主,看着她慌忙又强装淡定的样子,李元桢不禁觉得十分愉悦:“起来吧。”便走上前徐徐扶了一把,等到郁明瑚站定,他又微微前倾,笑道:“昨夜爱妃辛苦,今日小睡一会儿,朕自不会怪罪。”郁明瑚顿时脸颊绯红,心里不禁埋怨起皇上的恶趣味,她不信李元桢不知道她在睡觉,故意来搅了她的好梦不说,还在宫门口明目张胆的调戏她。   明瑚只得低头做娇羞状,嗔道:“皇上!”   李元桢见状,不仅哈哈大笑起来。也是奇怪的很,按说以郁明瑚的身份,他不应该宠她,养在后宫便是,可见着她羞恼又不敢发作的样子就觉得十分有趣。因此今天上午听到监视郁明瑚的人来报说她回了宫就睡下了,不禁想来看看她。     说来也奇怪的很,明瑚身为南楚圣女,又是公主之尊,自小应当是金尊玉贵,矜持守礼地长大的,可她行事偏偏十分随意散漫,可又处处透着上位者的尊贵与深沉,这样矛盾的一个女子,依然勾起了玄昭帝的好奇心。     明瑚不知道李元桢此时所想,只是有些纳闷皇帝今日怎么会来她这里,原以为他宠幸她后就不会多理会她,这人还真是不按常理出牌。     “爱妃想什么呢这么出神,朕来了你不高兴吗?”   你被人从梦里吓醒一个试试,你会高兴吗?“臣妾自然是高兴的。”郁明瑚心里嘀咕着,但还是口不应心的笑着应承。     “朕今日批完了奏折,想着爱妃公里有打南楚来的厨子,便想尝尝你这的手艺。”出乎意料的,李元桢竟然解释一通他来这的缘由,虽然一听就知道是糊弄她的,明瑚还是笑道:“这可是臣妾的荣幸,臣妾一定吩咐小厨房好好做。只是南楚的饮食一向有些辣,只怕皇上吃不惯。”心里却想最好别在这吃,大家都舒服些。    “无妨,现在天冷,正好吃些热辣辣的食物暖胃。”没想到李元桢剑眉微微一挑,就这麽爽快地决定下来,郁明瑚只好一副荣幸之至的样子,吩咐了素心下去。   吩咐完素心,殿里一时只剩皇上和她两个人,宫人们都退到了殿外。明瑚刚想叫人来上一盏茶,李元桢却自顾自往西阁里走去。   承光殿东阁和后殿做了寝殿,西阁收拾出来做了书房,陈列着一张大书桌和一个书架。李元桢进去,见到满书架的书,道:“爱妃这殿里布置的倒雅致,单看这间,倒像个书生的书房。”   明瑚听着这有些不伦不类的夸奖,只好笑道:“皇上谬赞了。”   这时平嬷嬷奉了茶上来,郁明瑚接过来。道:“皇上请用茶。”   李元桢接过,品了一下赞道:“不错,纯香和暖,不似寻常茶一样清冽。”   郁明瑚笑道:“这是臣妾家乡的云间雨雾茶,适合在初春里喝的。”    李元桢却是只浅浅饮了两口便放下了,这时素心进来传话,言膳已摆好,请二人前去用膳。   李元桢便道:“那便先去用膳吧。”起身往外走去,郁明瑚小尾巴一样跟在他身后。   今日小厨房着实费了一番心思,平日里郁明瑚自己吃饭,往往只用三五样菜,今日却是满满一桌。   李元桢与明瑚相对而坐,只是他倒是可以吃的尽兴,郁明瑚却要为他布菜,瞧着李元桢饶有兴致的样子,郁明瑚便想偷偷使个坏。   “皇上。您尝尝这道爆炒仔鸽,最是鲜嫩。”郁明瑚挟了一著辣椒伴着一点鸽子肉,李元桢面不改色的吃下去:“不错,辛香麻辣,很是开胃。”   郁明瑚有些惊讶原以为李元桢身为皇帝,每日饮食应是清淡养生的,居然能吃的惯南楚那边的口味。于是只好老老实实的为他布菜,也不特意给他挑辣的了,事实上,因着李元桢要来用膳,小厨房今日备下的比往日清淡了许多,除了那道鸽了肉是辣的,其余的尽是冬笋玉兰片,蜜炙火腿,八宝野鸭等,午膳后,李元桢有点名要之前的云雾茶,说:“此茶性暖,如今天冷,正适宜。”   李元桢瞧着颇为愉悦,却把明瑚折腾的够呛,先是午睡被吓醒,午膳也没能吃好,还要一直伺候着李元桢。   不过李元桢用过午膳,略用了一盏茶就走了,临走前还说:“爱妃这里茶食甚好,朕有空再来。”   郁明瑚跪在宫门口恭送李元桢,心里终于松了口气,想着他最好别来。   回到殿里,采容忍不住问道:“美人,皇上今天来咱们宫里,您不高兴吗?毕竟…”   话没说完,郁明瑚看了她一眼,采容一吐舌头,连忙住了口。木云木溪也跟在身边,郁明瑚见木云点了点头,便道:“以我的身份,皇上应该极力防备我,今日来我宫里,实在可疑。”郁明瑚说到这里,见三人面色都有些沉重,不由笑道:“也说不定是皇上心血来潮,这也没什么,我今日午膳没用好,去叶嬷嬷那看看,有没有什么点心拿上来。”   采容本因方才失言有些郁闷,听了这话,顿时高兴的说:“是,奴婢这就去拿!”   见她这小馋猫样,几人不禁都笑了。采容也笑着跟她出去一起传点心。   果然二人不多时,就端了牛乳菱粉香糕,梅花香饼,玫瑰莲蓉卷酥和栗子糕几样点心,后面采容还端着一盏珍珠牛奶蜜瓜露来:“叶嬷嬷说只怕美人中午没吃好,特地准备了这些点心。”   见了这些点心,明瑚原本不太饿,闻到这香味却被勾起了胃口:“你们叫素心来一起吃,只怕今日都没吃好吧。”   于是主仆四人,一个坐着三个站着,一起分食完这几碟点心。   平嬷嬷进来,见了四人与郁明瑚一起吃点心,蹙眉道:“美人也太惯着四个丫头了,如今是在大成后宫,你们四个还不规矩着些。”   几人都是平嬷嬷调教出来的,一向尊敬她,不禁都低头应是。郁明瑚笑道:“横竖是在殿里,在外头规矩着就好。嬷嬷不必挂心。你不爱吃甜,这碟梅花香饼你用着最好了。”   素心便过去拉着平嬷嬷过来,平嬷嬷哭笑不得,手指用力点了点她的额头:“你呀!”   第二日却是十五,照例妃嫔给皇后请了安,还要去颐宁宫拜见太后。因此今日郁明瑚依旧起了个大早,依着美人的规制,梳了随云髻,斜插了两支如意云纹玉簪,鬓上点缀了两朵并蒂海棠绢花,今日要见太后,因此妆扮的格外谨慎,衣服也是石青色软银轻罗立水裙。到了昭阳宫,果然众人都一样低调,不敢在太后面前打扮的太过出挑。   众人之中,只有德妃例外,依旧着茜红镂金百蝶穿花云烟裙,便显得格外出挑,皇后见了,却是不动声色,显然已经习惯了德妃行事。众人问了安,皇后便道:“今儿是十五,你们都随本宫去向母后请安吧。”   皇后坐着凤辇在最前面,后面依次跟着德妃,甘昭媛,韩充媛的六人抬轿辇,婕妤便只有四人小轿,贵人只有两人抬的小轿,余下美人,采女就只能步行跟在后面。   郁明瑚老实的跟在后面,太后所居的颐宁宫在后宫深处,最是清净,可也偏僻。一行人走了两三刻钟,才到了颐宁宫。   颐宁宫早有宫人在门口候着,见了凤辇,便高声通传:“皇后娘娘携各宫妃嫔到—”   皇后为首,众人都下了辇,等里头的宫人传,才鱼贯进了颐宁宫。   进了颐宁宫,果真不愧是太后所居,古朴气派,别有一番沉静雅致的风味。进了正殿,迎面两排椅子,最里面的却是一张大椅,铺着厚厚的锦垫。太后却还没来,只有一个年长的宫女迎了上来,满面笑容的行礼道:“见过皇后娘娘,太后还未起身,请各位稍等。”     皇后也和和气气的:“不妨事,原是我们来得早了些。”那宫女又一行礼便退了回内殿。     过了约半刻钟,太后才缓缓从内殿出来,那宫女和一个年长嬷嬷扶着,待太后坐定,由皇后带头,众人都跪下行了礼。    郁明瑚悄悄抬眼观察,太后约莫三四十许,脸上虽然已有了些岁月的痕迹,但还是能瞧出年轻时当是个绝色美人。太后原不是皇上生母,太后是先帝贤妃,甚是得宠,只是一生无子,皇帝生母卓氏只是先帝的一个贵人,因生了李元桢才封了婕妤,但按大成惯例,只有九嫔及以上才有资格抚养皇子。因此皇帝便交给了当时的贤妃抚养。太后比皇帝只大了十三四岁,一直到先帝驾崩都隆宠不衰。李元桢十六登基,也是借着太后的力,因此李元桢对太后也甚是孝顺。     只是,郁明瑚不禁想道,生恩养恩之间,生母身份低微不得相伴,这孝顺里又能有几分真情。     太后面相虽有些冷淡,开口却十分和气:“都起来吧。难为你们一大早还来看哀家这个老婆子。”     皇后忙笑道:“母后言重了,来给母后请安原是臣妾们的本分。”众妃嫔此时也都不敢乱接话,她们敢在皇后面前小小的跋扈一下,也能仗着宠爱在皇上面前撒娇耍痴,却不敢在久居深宫的太后面前不敬。     郁明瑚也跟着众人低着头安安静静的,不想太后却又问:“哀家听说新进的一位美人也到了后宫,不知是哪一个啊?”     郁明瑚只好起身再次行礼道:“臣妾承光殿美人郁氏,拜见太后娘娘,太后娘娘万福金安。”心想太后不知何意,不称她是新进的南楚公主,倒称她为美人,这样对她却是友好的。     太后点头笑道:“上前来哀家看看。”郁明瑚有些疑惑,面上还是不动声色,但依言起身向前。太后竟牵住她的手,笑道:“模样不错,也是个懂礼数的,哀家瞧了也喜欢。”郁明瑚低头羞涩一笑,福身道:“太后夸赞,臣妾担当不起。”     皇后在一边接口道:“郁妹妹知书达理,皇上也很是中意郁美人呢。”郁明瑚听了这话不对,这不是给她树敌吗,但她也不能接话,只好依旧低头。     太后听了这话,也并没有搭理皇后,只是吩咐她身边的老嬷嬷道:“庆兰,你去把哀家妆台上的那对金累丝嵌七宝点翠步摇拿来给郁美人。”     明瑚忙跪下谢恩道:“臣妾多谢太后赏赐。”心里不禁有些纳罕,太后何以对她如此亲近。若是与皇后不和,也应扶持德妃,甘昭媛之流,为何对她这个小小美人这样和气,何况她不信太后不知道她别国公主的身份。。         
第十七章:疑云
嫁到敌国做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