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定亲1

  连家正式给连之木定下了苏家三娘。   一门亲事,从开始道礼成,要经过若干程序。   首先是“报吉”,即媒婆往女方提亲;女方同意后,交出写有女儿生辰八字的红帖,即庚帖,称“出帖”,俗称“出八字”。男方取得庚帖后,压在祖宗牌位前的香炉下三天,称“压庚”,然后请算命先生算男女生辰八字是否相克,称“合婚”。   因着上次连知味虎口脱险,逢凶化吉,杨氏早想带她一起去石经寺烧香,去去晦气。正好这次一起,去找庙里的师傅合八字。   石经寺坐落在镇东头的磨盘山,香火鼎盛。附近几个镇子,甚至还有妇人专程从县里来烧香。概因安通住持是京都白马寺弟子,佛法精深,造诣不俗。   话说连知味还是第一次来石经寺,节日杨氏她们来的时候都不会把家里几个小的带来,人多害怕走失。六年前佛诞日就有拐子作案,拐走了十几个孩子。   这事当年闹得很大,不仅县里派人追查了长达半月,最后连知府都过问此事。据传有身份贵重的小孩也在被拐的人里。可惜人贩子极有经验,县里追查许久也只能不了了之。   石经寺历史悠久,初代老住持西去求得真经,归来刻般若经于石崖,故得名石经寺。到现在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   杨氏带女儿捐了二十文香油钱,又去欢喜佛前烧了香,祈求菩萨保佑,家中小子婚事合婚顺利。排队找师傅合婚,得了“男女日柱天合地合者,主夫妻缘分深厚,感情甜蜜,实为天作之合。”的批语,喜笑颜开,嘴都合不拢了。   “这下就放心了。有了这批语,也免得以后村里人知道你嫂子的生辰说三道四。”虽然连家是不在意所谓的命格之说,但苏杏花婚事艰难,可见时下人们颇有忌讳。所谓流言猛如虎,有高僧的批语,当是有备无患了。   收好批语,母女两朝二殿走去。往佛前放上自家带来的干果鲜瓜,硬拉着连知味磕头作揖。   “好了,现在去摸摸弥勒佛的肚子。摸了就能保佑你远离灾祸啦!”拧不过老娘,连知味只能硬着头皮排队去摸肚皮。是了,人可还不少,前面排着十几个人呢!      冷白的剑光在空中划出一道弧线,手腕转动剑柄,侧身翻转,腰肢随着剑动。剑气抬起了落叶,等到连知味收剑,叶子罩了一头一脸。   “啊,呸!”看别人舞剑那叫一个美,到自己就成了喜剧。   “你这力道有些过了。这套剑法本就是为女子设计的,讲究以柔克刚,四两拨千斤。以你的力气,倒是可能真的达到拨千斤。”看连知味练得有模有样,刘元绍抚须赞道。   名师出高徒,不过月余,连知味进步神速。不仅学了这套两仪剑法,在刘元绍的指点下,箭法也有了质的飞跃。   上辈子作为射箭运动员,射箭基本上固定靶,这对于野外生存来说,并没有发挥太大作用。   野生动物全是快速移动靶,速度准头缺一不可。连知味也是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坚持了整整三年才有些效果。不过离百发百中差得远了。   刘元绍自己便是个中高手,能百步穿杨。稍微一加点拨,发现连知味在射箭方面颇有天赋,一点就通,进步一日千里。   “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看个人。经此一别,不知何年才能相见。天下就要乱了,希望这套剑法能助你保护家人,待到天下太平时。”   “师傅,你要走了吗?”听到天下大乱,连知味心中一惊,知道是师傅暗中提点自己。   刘元绍颔首:“耽搁许多时日,也该离去了。”拿出一枚玉佩赠予她,“来日你若去到燕地,持玉佩到王府找刘元绍即可。”   前期虽然多有防备,拜师之后,师徒两人相处颇为愉快。连知味很是不舍,“那师傅你多保重,希望有再相见的一天。明日我送你从码头离开!”      湖县。被刘元绍牵连的何开广日子很是难过。就因这一份联系,唐宗介恨不得把所有屎盆子扣他头上。   何开广看完父亲的来信,颓然地摊在椅子上。老丈人从京都送来消息,随着江南世家于明王联盟的破灭,京都乱象已生。   自己不过是七品知县,当初能在江南膏腴之地谋得一县之地,还是托岳父从中牵线,走了明王门下的关系。此次被同窗刘元绍拖累,现下只有辞官一条路可走。老父也来信嘱咐暂避风头。   江南是非之地,岂是小小一颗棋子能够掺和的。再心有不甘又如何。   “洗砚,去把张先生叫来。”既然决定要走,也得小心行事,莫要碍了别人的眼才是。   解官上书递上去不过半月,就收到上级衙门批准。何开广心知现在自己就是苏州知府唐宗姐眼中那粒沙子,恨不得走得越快越好。也不拖拖拉拉,只用了三日,就收拾好,先行启程回老家临南府。   也是在回家途中,何开广才注意到三儿子骨瘦如柴;再看看宠妾张姨娘生的老四,明明两个一般大,他像小牛犊似的。   再怎么着也是自己的种,何家名正言顺的三少爷。这要让外人看到了,成何体统!   “说吧,老三怎么回事?我把后院交给你,你就是如此行事的?石姨娘是太太的陪嫁丫鬟,你这不是打她的脸吗?”   张姨娘抿嘴,眼中快速闪过一丝不屑,娇笑道:“老爷可是冤枉妾身了,三少爷那可是自己挑食,饿出来的。可不是妾身故意苛刻她们母子两个哟!”   见何开广面色稍缓,继续道:“老爷要是不信,问问管家不就知道了,那可是您的亲信。”转头吩咐,“吴妈妈,去请管家来!”   “老爷,姨太太。”钱管家弯腰行礼。   “听姨太太说三少爷挑食,可有这回事?”   钱管家有些诧异,老爷居然想起平时像隐形人似的石姨娘母子。作为当家老爷的亲信管家,他当然知道张姨娘的小动作,不过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罢了。老爷外任,后院就是张姨娘只手遮天,他一个奴才,没必要跟她起冲突。   “听厨房说,三少爷确实吃得少。大概从四个月前起。倒也不是挑食,就是吃不下。但凡忍着多吃两口,就要呕吐。奴才觉得,恐怕是病了。”得罪不起也不妨碍有些时候上点眼药,内心上讲,钱管家是瞧不起张氏的。   “哎呀,这不就是挑食嘛,还说什么生病。谁见过小孩子多吃两口就呕吐的?”张姨娘捂嘴轻笑,有些挑衅地说道。哼,要怨就怨他小子胎投得不好,谁叫他是从石珍珍肚子里出来的!   当年何开广纳了舅舅家的张柔儿进门,南氏就把陪嫁丫鬟石珍珍也抬了做姨娘。南氏娘家势大,不然何开广也不会负了张柔儿,娶南氏进门。   石珍珍不愧姓石,生得倒是有几分颜色,可惜是个石头美人。何开广看南氏的面子新鲜了几日,就被丢在一边,几个月也去不了两次。   奈何石氏运气极好,就这样,张氏查出怀孕时,她也怀上了!只是月份小,一直没显怀,才没人发现。等张氏查出有孕,南氏请了大夫给所有姨娘通房诊脉,才发现石氏的孩子已经四月有余,比她的还大了足足两个月!   两人就这样结了仇,张氏气石氏这个石头人关键时候抢了风头,暗中使绊子。结果石氏八个月早产生下何子仪,竟然也平平安安活下来了。   偷鸡不成蚀把米,眼看石氏先生出了儿子,前面又有夫人两位嫡子。就算自己生个儿子,也不稀罕了。   张氏挺着肚子,帕子都不知撕烂了多少,那一阵儿房里的瓷器都换了几茬。主母南氏拿这个由头,她可吃了好大一顿排头。   “可能长途跋涉,小孩子水土不服。钱管家,你去请个大夫给老三看看。”既然不是宠妾故意使坏,那就行了。   石姨娘两母子本就不受宠,这次过问一下,已是破天荒了。
第二十一章 定亲1
我在古代开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