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花妈妈

  这妇人梳着一个斜云髻,头上簪着一支花穗银钗,身上一件暗红梅花袄,宽脸吊梢眉,颇有些不怒自威的架势。      穆母见妇人来了,忙堆起了笑脸相迎:“什么风把花妈妈您给吹来了,快进屋坐。”      她见穆母对她恭维逢迎,眼里露出一抹得意,也未推拒,跟着她走向堂屋。待花妈妈落座,穆母去厨房为她泡茶。      桐和听见有人来了,也出门查看。      花妈妈见到桐和,眼前一亮,像发现了什么宝贝似的,热络的叫着:“你就是和儿丫头吧!”      “是,不知您是?”桐和对这妇人的热络显得有些防备,她在记忆里搜寻着却也没有一丝印象。      妇人也不答,她一双眼来来回回的上下打量着,这副姿态让桐和想起了上辈子买了自己的牙婆。      这时,穆母从厨房走出,对桐和说道:“和儿,快去铺子里将你爹请回来,就说花妈妈来了,让他买些酒菜,快快回来。”      桐和有些不解,刚还让她卧床修养的穆母,怎么这时却要自己出去。来人到底是谁,她刚刚对自己如此热切又是为了什么。      她思索着应了一声,便出了门,却没去铺子里找穆父,只在巷中的拐角处等着。      屋内,花妈妈与穆母交谈许久。      天色渐暗,二人行至门口。那花妈妈已再无刚来时的笑意,眉头紧皱,不耐烦得紧。      "行了,这该说的我都已经说了,宋妈妈你仔细想想吧。这次你女儿重病,可是王总管特许了你这几日假的,府里缺人,明日你需得回来。这做人呐,最重要的是懂得报恩。"      说罢,便头也不回地走了。见她走了,桐和往家中走去,待她问及花妈妈是谁,此番所来为何,穆母却是支支吾吾,不肯作答。      正在此时,穆父归家,见昏迷多日的女儿醒了,自是高兴得紧。赶忙又是诊脉又是询问。这事便岔了过去。好一番折腾后,一家人才用上晚饭。      夫妇二人心疼闺女,用饭后便叫她回房歇息了。      夜里,桐和觉得口干,便去厨房取些水喝。路过父母屋前,却听到穆母在唉声叹气。      原来,傍晚花妈妈过来,是因府里侍奉茶水的香兰回乡奔丧了,穆母又告假多日,府里人手不够用,便要召她回去。      府里伺候的人是有数的,这突然少了一个,一时间竟也找不到知根知底的清白人。      恰巧花妈妈此番看到了桐和,便有意让穆母带去府里,先支应一段时日,待香兰回来,再让她归家。      可穆母心疼女儿,先不说大病初愈,她自己便是给人当了一辈子奴才的,断不愿女儿也受人磋磨。虽只是去支应几天,穆母也是不情愿的。      可偏生花妈妈却拿王管家说事,她此番告假原是不合规矩的,若不是王管家在主子面前替她说情,她也不能照顾女儿这些时日。      少了一个伺候的人,这事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全看主子追不追究。若是追究起来,怕是王管家也不好过。      桐和见状,敲门进去。      "娘,您说的话我都听见了,不就一段时日吗,我去便是了。王管家对咱们有恩,只是端茶送水,咱们权当报恩了。"      穆母觉得这般亏欠了女儿,却耐不住桐和坚持,此事便定下了。      回屋后的桐和,心绪久久不能平静。她正想着如何才能通过穆母进到雍王府,谁料想花妈妈转头便送来了机会。想到明日便要入府伺候了,桐和细细打算着,不知不觉便睡着了。      这边花妈妈回府后忙着向主子请功,一路上都喜气洋洋。      刚入荣华院,还未等进门,便听到一声瓷器摔碎的脆响和小丫鬟告罪的哭声。她顿时提心吊胆,也没了刚刚邀赏的迫切。立在门口规规矩矩等待下人通传。      待她随海棠进了房门,便见地上已被清理干净,刚才哭闹的小丫鬟也被拖了出去。      她立时敛声细气,头也不敢抬,跪在地上回禀。      "娘娘,您交代的差事老奴已经办好了。照您的吩咐,模样是个顶好的,身家清白,她老子娘是府里管膳食的宋妈妈,也不怕她生了什么不该有的心思。刚好香兰告假回乡,书房缺了一个一等女使,这般也好掩人耳目。"      "若真像你所说,那便少不了你的好处。记得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王总管那里也打点妥当,若是此事出了差池,仔细着你这张皮!"      女子漫不经心地把玩着护甲,身边两个大丫鬟正小心翼翼的除着女子头上的钗环。      "等人来了带过来给本妃见见。"      烛光下,铜镜里映出女子秀美的脸,此人正是雍王妃李静柔。   
第三章 花妈妈
重生之桐和春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