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荒年:进山(2)

  秋天是丰收的季节,林中有树叶开始变黄。沿着一条小径蜿蜒前进,有些崎岖的山道旁边,零星可见一些野果。   走过浅林部分,人迹渐少。脚下杂草丛生,环顾四周,乱树林立。   不一会儿,连知味有了此次进山的第一个收获:八月炸。   只见一棵树上缠绕着许多藤条,上面接着几对茄形的果实,有的青绿,有的浅黄;有两对已变成深紫色炸开来,露出其中乳白色果肉,还有几只蜜蜂围着转悠。   连知味熟练得爬上树,摘下四个成熟的果子。旁边找了宽大的叶子包好其中三个,自己剥开一个赶紧开吃。   好甜啊!连知味幸福地眯上眼睛,享受这难得的甜食。吃完后不忘把种子也包好留下,回家试试可不可以自家种。   也许是甜甜的八月炸带来的好运,一炷香以后,连知味偶遇几只松鼠,幸运的找到了一小片栎树林。   栎树林不大,约莫三十来棵栎树。此时栎树的果实橡子也开始成熟,地上落了许多。   连知味都要乐疯了,橡子虽然处理起来很麻烦,吃起来也有苦味,但是它含有丰富的淀粉,顶饱啊!   这片都收完,估计能有三、四百斤橡子,做成菜团子够吃好久了。   兴奋得捡了足足一个时辰,连知味获得了一大袋,大概四十斤橡子。   午时已过,肚子已经忍不住开始叫嚣,咕噜作响。连知味拿出冷掉的芋头狼吞虎咽地吃起来,休息一会,准备下山。   运气来了挡也挡不住,走到半路,突然听见有鸡”咯咯“叫,定睛一看,哎呦,五十米外有两只野鸡!   连知味两眼放光,天哪,野鸡,肉!几月不知肉味,无法淡定。摸出自己的竹箭,悄悄找好位置。   几息后,只听见“嗖嗖”两声,其中一只野鸡身被射中身体。另一只未中,扑腾着翅膀,逃走了。   赶忙追上前抓住受伤了还在拼命跑地野鸡,直接出手扭断鸡脖子,又找了蒲叶把鸡包好。   转过头回到刚刚野鸡在地位置,一阵搜索后,连知味惊喜地发现了一窝野鸡蛋,足足有七枚!仔细辨认一番,瞧着没有坏蛋。   这样一阵折腾下来,日头渐西,连知味收好东西往家赶。一路上小心避开人群,从自家菜园子悄悄回家。    ******   连奶奶陈氏正在自家菜园摘菜,听见动静,看见连知味背着看起来比自己还大的背篓,偷偷摸摸进了菜园。   疑狐道;“三丫,你这是干啥去了?吃午食也没见你。”   连知味兴奋地朝陈氏招手,“奶,快过来,给你看好东西。”   陈氏走过去,扒开背篓上面掩盖的草,惊喜道:“这哪里逮到的野鸡?!看样子个头还不小呢。”   “哎呦,还有野鸡蛋,这补人哩。”   “奶,你再看下面。”连知味打开布袋,陈氏一瞧:“是橡子!好家伙,这一大袋。”   青云山周围零星分布有栎树,这是灾年穷人家的救命粮。早些年大家也不会吃,这东西又苦又涩,十分难处理。   陈氏正好跟老娘学过怎么处理橡子,虽然费劲了些,味道也不好,但穷人家只要能吃就好。   听连知味提到,那一片收完估计有三、四百斤,陈氏心里一乐:“那感情好,过上一些时候,等它都熟了,我让你爹他们一起去捡回来。”   说完才反应过来连知味居然一个人进山了,一巴掌拍到她头上:“你个死丫头,胆子也太大了,咋敢一个人进那青云山?不要命了!”   又念道:“你娘也是个憨婆姨,就允你进山,看我怎么收拾她。”   看着奶奶大发雌威,连知味站在一旁小声反驳:“奶,我不小了。再说我力气大着哩....”   三孙女是个有成算的。上次香丫头被卖的事就看出这丫头胆大心细,反应还快。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十岁在农家都当半个大人使。这几年家里困难,光靠地里的产出,只能混个半饱。   孙子、孙女大了,要嫁娶;老头子和老三家的松娃子身体不好,常年得吃药.....哪哪都是钱!   青云山有危险,年年也有不少人去碰运气。但浅林有啥能吃的都被大家寻摸完了,陈氏默叹了一口气。   丫头有心,让她试试吧,“奶奶知道你懂事,家里艰难。你这几个月晚上是不是半夜都去厨房喝水了?”   连知味憨笑道:“奶你听见动静啦?我还以为很小声呢,嘿嘿...”   天生大力,武力值上去了,养的成本就高了。从去年到今年,连知味的力气涨得挺快,同时吃得也越多。   连家常年都吃不了几顿干的。就算连知味端着自己特制大汤碗“饭碗”,一顿吃两碗糊糊,也不抵饱。   毕竟是成年人的灵魂,连知味尽量忍耐,半夜饿醒悄悄跑去厨房喝几瓢凉水。   可怜自己活成了现实版饥荒片,无数个饿得睡不着的夜晚,连知味都在默默诅咒穿越大神。   连家今晚的晚食,香得馋人。老陈氏拍板把连知味今天猎到的野鸡和野鸡蛋,都做了。   辛苦一个收获季,这还是连家第一次有这么多荤腥,几个小的忍不住凑在厨房门口。   大房的连之栋夸张的吸着鼻子,“三丫你真厉害,居然能射中野鸡!”   “就是,三姐我还以为你平时拿个竹箭练着玩呢。”连知香崇拜地看着连知味。   “知味弹弓就很准啊,去年冬天射了好些麻雀。奶奶还做成了年货呢,可香了。”连之树接着道。   想到去年过年的腊麻雀、炸麻雀,大家忍不住吞口水。   连知味笑起来,一年几月不闻肉味,麻雀那点塞牙缝都不够的肉,都可以让大家欢天喜地。   从背篓里拿出小心包好的半月炸,连知味对连之栋说道:“三哥你去把二姐和嫂子都叫来,有好东西。   把八月炸放在小桌子上,众人看到这稀奇的野果,都有些好奇。   “这是八月炸,成熟得刚刚好。等会都尝尝,比过年时候买的糖块都还甜呢。”   “真的假的?”刚刚过来的孙氏好奇道。   孙氏是大房长子连之材媳妇,进门两年了,脸圆圆的,很是讨喜。   甜味也是普通农家稀罕的味道。每年麦收时节,宽裕的人家,会自己做一些麦芽糖。   小孩们拿干净的树枝把麦芽糖搅在上面,迫不及待尝一口,举着自己的“棒棒糖”四处炫耀。琥珀色的麦芽糖是一年中珍贵的味道。   连知味拿篾(mie四声)片把三个八月炸均匀分成九份,“来,一人一块,里面有籽,留下来,到时候我们种在菜园子试一试。”   拿小木勺把果肉捣烂,连知味给自己弟弟连之木和三房的连之松各喂了一口。两个一岁多的小宝宝,吃得十分开心。   “吃,姐...”一直不会说话的连之木突然蹦出两个字,看连知味发愣,使劲巴拉她的手。   指着果肉,再次说道:“吃,吃!”   “真好吃,好甜。你们看小木木为了口吃的,多努力,哈哈。”连之松笑道。   众人都被连之木这神来一笔逗笑了,美食的力量真强大。   院子里一片欢声笑语,厨房里热气缭绕。   杨氏掀开锅盖,用筷子戳了萝卜,已经软烂了。“大嫂,可以撤掉大柴(粗的柴火)了,余火焖一下差不多了。”   麻利地从另一口锅中端出一大碗蒸蛋,洗锅快速炒了一个山韭菜炒鸡蛋。   ”知味,饭得了,快来端菜!”杨氏朝门外喊道,一边把萝卜鸡汤盛入瓦罐中。
第四章 荒年:进山(2)
我在古代开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