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一本书
“陛下,这是夫人给您的东西。”
李昱接过玉四呈上来的书,只淡淡地扫了书封一眼。
上书“如何让宠妃对自己全心全意?”
轻嗤了一声,想起了先帝在女帝面前的作为。
而后将那本书收进了怀里,随后又特意放在了书案上随手就可以拿到的地方。
批了几道奏折,李昱的目光忍不住就飘到这本上官夫人呈上来的书上。
这本书当真那般有用?
他觉得有些好奇,将那本书搭在了奏折上,翻开一页看了一眼。
“如果你的宠妃对你不够上心,不够甜蜜,那么看这本书就对了。本书集景睿帝宠爱女帝各项精妙手段于大成,是与宠妃感情和睦(蜜里调油)不二学习资料。”
真是伤风败俗。
将那本书扔到一边。
又看了一眼堆积成山的奏折。
还是批完奏折在看吧。
“玉四,你说朕是不是应该听取那些大臣的意见,从宗室子弟中挑一个聪颖伶俐,德行俱佳的孩子来当太子。”
这样就能将这些成山成海的奏折顺理成章地交到小太子手上,美其名曰——历练。
“陛下春秋鼎盛,现下考虑太子事宜还为时过早,况且虞娘娘也才刚入宫。”
若真是这样做了,那外界必定传言说自家陛下 身怀不举之症才会说出那等要挑出一个太子的话来。
但玉四心里很清楚自家陛下只是对后宫中的妃嫔不感兴趣罢了。
况且新帝登基,又是刚从女帝手里拿回来的权利,每日要治理的政务能将寻常人压疯,自家陛下三更起,一更睡哪里腾得出时间去理会那些心思拐弯抹角的后妃。
恰好这几日事情少了些,自家陛下心心念念的人又入宫了,陛下才分出些时间在后宫之中。
可是陛下现在说要如那些宗室老臣的意愿去挑一个宗室之子作为太子人选,这将虞娘娘至于何地呢?
日后虞娘娘若是诞下皇子,那小皇子又如何自处?
“虞姝或许并不希望她的孩子当上皇帝。”
李昱恍惚想起年幼时父皇陪伴在母亲左右时的情形。
父慈子孝,夫妻恩爱,是难得的好时光。
但即便曾经有过如此岁月静好,最后竟然也是如其他皇室父子夫妻一般离心离德,生死相隔。
故而李昱对于当皇帝并没有什么执着,若不是有些事情不得不做他此刻或许不会在这座空荡荡的皇宫。
有着这些缘由,他自然也没有非要他和虞姝的孩子也坐上皇位的想法。
虽然这个孩子还不知道要等多久才会出来,但玉四说的不错。
若是日后那孩子想当皇帝呢?
如今早早定下,只怕后来又是一场争权夺位的权谋大戏。
“去传一道旨将梁霄和户部侍郞萧浊一同宣进宫来。”
今日早朝萧家的那位族长,如今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萧丞相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大肆夸赞青州万太守未雨绸缪,实乃大善。
早朝之后又领着一众萧氏门楣出来的官员跪在殿前请他早些批下赈灾款。
李昱看着那些官员,大多数是既与萧氏有些联系又与万氏有些接触的豪族出身的子弟,他们就好像是在看一本私吞钱粮的账簿,每个人脸上都写贪婪二字。
不用对账,每一个都能够以贪污罪论处抄家。
不过这其中的有些人也活不了多久了。
那些贪污纳垢的证据在他手里已经积成了一本册子,只待万太守露出马脚在一网打尽。
这几日未曾在朝堂上大发雷霆,这些人都要以为他是个任他们磋磨的懦弱皇帝了。
“陛下,今日是不是有些太晚了。”
玉四躬身行礼,劝告道。
一看窗外果然已经是暮色沉沉,落日已尽的时候了。
“罢了,明日早朝之后在将他们留下就是了。”
将最后一本奏折用朱批画上最后一笔,李昱便起身来,玉四也自觉地上前来收拾。
李昱余光瞥到那本被自己搁在一边的书。
鬼使神差地他就打开来看了一眼。
“宫中妃嫔众多,宠妃往往会自怨自艾,担惊受怕哪一日红颜未老恩先断,故而皇帝想要收获一个甜甜软软又粘人的小宠妃必须先让她对自己产生依赖感。
具体范例如下:
日日召幸虽然能够表达帝王的独宠,但是陪着小宠妃用膳会更加温情。(不带情 欲的陪伴总是比情 欲支配的温柔更加令人动心。)”
这本书——
写得未免也太过露骨了。
遣词造句也尽是白话,没有半点文采内涵。
不过说得似乎有几分道理。
李昱摸了摸下巴,沉思过后让玉四摆驾卿华殿。
路过御花园时恰好遇见了从卿华殿回来的万贵妃。
李昱并没有同她多少,只是在她见过礼后便转身就走。
到是万贵妃若有所思地笑着对他说了一句没头没脑地话。
“这几日惦记陛下的人似乎多起来了,真是替虞娘娘担心啊。”
李昱眉梢轻挑,也不知道有没有听懂她的话。
但无论此刻有没有听懂,但当李昱往荷花池边经过时也意会到了万瑶玉是什么意思。
有好些连面都没有见过的妃子在昏暗之中画着精致的妆容穿着华美的宫装一个一个的出现在他面前,或是装模作样地在他身边摔上一跤想要跌进他怀里,或是用最唯美的姿态福身行礼,而后情意绵绵地抬起头来抛上一个媚眼。
堪称是万紫千红、争奇斗艳。
这些妃嫔或许今日是吃错药了。
懒得看着些人,便叫玉四走在前面开路,将那些恨不得扑上来的妃嫔隔绝开来。
若不是前来作妖的妃嫔总共也才三四个,李昱的心燥之症都要当场发作,直接将这些人在御花园了结了。
玉四眼见着自家陛下眼睛隐隐又发红的征兆,赶紧将那些从前基本不敢靠上来的妃嫔弄开,也顾不上什么尊卑又别了。
只是好容易将这些妃子推开了,从一颗柳树下转交就听到一阵有如百灵鸣啼的女儿歌声。
之间那些本应该在暮色之中显得黑暗一片的荷花池上点着几盏微微闪烁着明黄微光的纸灯笼,一只小舟推开茂密的荷叶破开生着浮萍的池水款款而来。
一身穿天水碧绸裙的美人身姿轻灵,在一片灯火之中翩翩起舞,脸上朦 胧的面色不仅没有掩盖她的美色,到是显得她更加有风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