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噩梦
昨夜,她的确被恶魔死死缠住,她被绑在村前的牌坊石柱上,怎么用力都无法挣脱,片刻间一群笼罩着怨灵恶气的族民挥动残破的手臂,一步一步向她靠拢,每个都顶着往日熟悉的面孔,身体里的灵魂却是吃人的恶魔。
他们都在质问她,为什么还在外面玩耍,为什么带灵物回去救他们。
就在恶魔就要接近,啃食她的大脑时,最前方的那个无脸恶魔变成云晗的笑颜。
“嘻……嘻……嘻……姐姐为什么要害我,为什么要置我于死地!”
那个声音还是熟悉的,语调却异常尖利,笑声在耳旁环绕,刺得人头皮发麻。
喻黎不由得偏头躲开,咔嚓一声,自己的头掉在地上,她的头身分离,却还能动弹,眼珠还紧紧地瞪住将要拿起她的头颅的,披着云晗脸皮的恶魔,那双手将要触摸到她的脸的时候,便被梦境弹出,再睁眼便是云晗拿着竹筒香饭的样子,她能不吓得后退吗?
“怎么了,做噩梦了。”云晗伸出另一只干净的手想拍拍喻黎的肩膀,安抚喻黎疯狂跳动的心。但是却被喻黎一把拍掉,一种嫌恶的眼神盯着她的手,好似她的手是什么从泔水桶捞出的肮脏之物,让她觉得往哪儿都嫌脏。
不得已,云晗只得将手在衣衫上擦了擦。
喻黎仍旧盯着她,那眼神仿佛在说:“你的衣服也很脏!”
“哎呀,不要嫌弃了,出门在外,不干不净不生毛病。”云晗端着竹筒香饭凑到喻黎的鼻前。
此时,喻黎才注意到眼前的吃食是家乡的独有之物。这人甚是聪慧,短短数日便弄清楚她的来历,最近做的吃食皆是南疆风味。
不过看在美食的份上,再加上昨夜梦里催促的族民之声,她暂且同此人化干戈为玉帛,等到灵物得之,再做计较。
喻黎接过竹筒香饭边吃边与云晗讨论往后事宜,“怎么找?你一向鬼点子多。”
“姐姐不生气了。”
喻黎没有回应这句,只在心里嘀咕:“废话!”
云晗的脸皮厚比城墙,自顾自地接着说:“此处茅屋离她们居住的破庙仅一巷之隔,我们不若收拾收拾,就在此住下。有什么动静随时都能察觉。”
“平时不曾住人的破茅屋突然有人住进去,实在招人眼。”
“到时候就说我们姐妹是从别处过来投奔亲人,没有找到,见到破茅屋没人居住,便在此住下了。”
喻黎提醒道,“不过定要小心,尽量少参与他们的生活,不然这幻境因我们而变就得不偿失。”
“不知那位叫柳横波的落魄小姐起床了没有?去看看?这位柳横波与我们在琳琅阁见到的青谣极其相似,只是幻境中的这个还是个孩子模样。这柳横波是怎么变成青谣的?我们过去瞧瞧这位小姐到底唤青谣还是横波?”云晗满心疑惑,或许弄清楚这些问题的答案,幻境便能不攻自破。
破庙里柳横波早已起身。这是她家破以来睡得最安稳的一觉。
她试着说了说话:“咳……咳……多……谢姑娘的救命之恩。”
这是她打算对那个好心的乞儿说的。
昨日的粥,再加上休息了一晚,她已能大致说说话了
柳横波正在打扫破庙周围的灰尘,这时,咯吱的推门声传来,门外来了两个仙子般的人物。
“打扰了,在下云晗。这位是我的姐姐喻黎。敢问姑娘芳名?”
“柳……横波。”
“我们是过来安化城投奔三姑,奈何三姑没找到,盘缠也用光了,见旁边的茅屋无人居住,便想着在那里安置下来,另谋生路。以后我们便是邻里了,柳姑娘请多多关照。”
“云姑娘客气了,出门在外,四海皆是亲朋,只是我也刚流落此地,帮不上二位什么忙。
“小姐,小姐,今日我们的饭有着落了。”正当她们交谈之际,乞儿提着一小袋东西,兴冲冲地跑了进来,“琳琅阁的姐姐们听说你来了,给了我们一袋米,能吃好几日。”
“这两位姐姐是?”乞儿这才注意到多出两个人。
“我们刚到此地,就住旁边。这位姑娘怎么称呼?”
乞儿低着头,碾了碾地上的灰尘,“我……我……没有名字,大家都叫我……。”乞儿的脸涨得通红。
“咳……咳……”柳横波见状,不顾她的小姐仪态,打断乞儿后续的话说道,“青谣,她叫青谣,青鸟的青,歌谣的谣。”
昨日听过乞儿的歌声后,这个名字便浮现在她脑海中,仿佛这就是为乞儿量声定制的名字,此时见乞儿真的没有名字,就当成救命之恩的答谢礼吧。
“青谣,好名字,当真名如其人。”
乞儿,或者说该称呼她青谣,她还在发懵,对于突然有了名字,她还未反应过来。
云晗此时也有点发懵,柳横波,青谣皆已出现,但对不上号,须得好好捋一捋。
“已知晌午,便不打扰两位休息。”喻黎拉着还在呆呆的云晗走了。
“慢走不送。”
“我叫青谣!我有名字!我叫青谣!哈哈哈……”青谣高兴极了,拉着横波蹦蹦跳跳地转着圈,“快,小姐,多叫几次。”
“青谣,好青谣。”柳横波无奈地摇摇头,像个大人一样安抚地摸了摸青谣的头,“以后不用再称呼我为小姐,我名柳横波,以后我们便相依为命,荣辱与共。”
“柳横波,也好好听哦!”青谣还沉浸在获得名字的喜悦中,“小姐,不,横波能说活了耶。”青谣这才意识到柳横波已经能说出话。
“今天有两件喜事,不,三件。”青谣拉着柳横波跪于观音大士面前,“我们结拜吧!”
“今日我青谣。”
“我柳横波。”
“义结金兰,福祸相依,不离不弃,若违此誓,人神共弃。”
两个小小的人儿在此磕头立誓,结果却一语成谶,分崩离析。
此乃后话,暂且不提。
-------------------------------------
(1)摘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是宋代词人李之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