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祈祷

     天荡凹三八运河上游,有一块长满杂草的开阔地。   开阔地的高坡上,筑立着一个名叫“何屋村”的村庄。   这个村庄是民国之后才正式诞生的。   最初是一个姓何的逃荒人在此安营扎塞,而后陆续有卖艺的、耍猴的、捡破烂的、补锅的、劁猪的、杀人放火的,等等三流九教之人,麇集到此落户。久而久之,这里就慢慢就形成了一个小村落。   在离村落几里远的一棵老槐树下,何老汉那座筑于国民年代的黄泥屋,远看就如同一朵早春盛开的蘑菇,早晚都喷着袅袅炊烟。   可是最近这袅袅炊烟,却无声无息地消失了!   而那座黄泥屋的主人何老汉,也莫名其妙地失踪了。   一向勤劳而安份的屋主何老汉,怎么会莫名其妙地失踪了呢?   在村子里,何老汉是一个笃信佛事的倔老头儿。他在三八运河对岸,有一块先祖遗留下来的菜园,他在菜园里种上玉米、番薯和各种时令疏菜、花果。   他每天上午九点左右,会准时到达他的菜园,给它们施肥、浇水、拨草、除虫。   这是何老汉几十年一成不变的规律。   但是,这里附近没有桥,也没有船,何老汉不得不涉水而过。   好在这一段河水并不深,水流也不急。   不过,何老汉是个“小心使得万年船”的庄稼汉,常常一边探着河底里的石头过河,一边发挥他的信佛脾性,喃喃自语地祈祷着。   他祈祷的內容一般是:但愿三八运河的水流永远不要太急太深。   因为如果水流太急,他很可能就会被河水冲倒,甚至被河水溺死。   他不愿意这样,因此就一遍遍地向茫茫的苍天祈祷:但愿河水永远不要太急太深,但愿太急太深的河水一次都不要让他遇上。   他的祈祷也真管用,大半辈子过去了,他从来没遇上过什么狂风急浪。   经验让他觉得,自己对于涉水过河一事,是三个手指头捏田螺——十拿九稳。   有人见他过河时像盲人摸象,就建议他砍下他屋前的那株老槐树,在三八运河最上游的狭窄处搭一座木桥。   但在外人眼里,何老汉却是个一条筋的老扛头,他不仅嫌那儿路途太遥远,更难舍那株在夏天给他带来葱绿浓荫的老槐树。   其实何老汉不是舍不得那株老槐树,而是心里有他难言的隐痛。   孙子何歪歪眼看就到了读书的年龄,穷得屁股挂窟窿的他,正谋划着砍掉那株老槐树, 用它粗大笔直的木条子, 换取几个零用钱,送孙子何歪歪上学堂呢。   木桥没搭成,当然还有一个更重要原因,就是何老汉始终认为,他虔诚的祈祷,上天会听得到的,因此上天永远会开恩于他,不会令太急太深的河水,让他遇上。   有一天,他正在菜园里给蔬菜薅杂草,忽然天降暴雨,河水迅速涨满了整张河床。   但何老汉依旧不慌不忙地来到河边,准备涉水过河。   大半生的过河经验告诉他:河水虽然涨高了,但水深最多不会没过他的膝盖,到达大腿根部的情况都从没碰过。   所以他依旧毫不犹豫地叨念着一贯的佛语,用脚趾头踢着河底里的石块,颤巍巍地蹚着河水,准备回泥坯屋生火烧饭,用晨早炸好的小晃虾、梭子蟹、鲫头鱼,干掉那壶散装的老陈酒。
第1章祈祷
创业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