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有你的地方

   张一决定努力时距离中考仅有四个月,那时候他自己也没有一点信心,只是为了阮清,他不得不这么做。   离别的地方依旧在那里。   在这条沥青柏油路上,老外婆和喇叭嫂站着看着一辆三轮车逐渐远去,消失在大山拐角。   今天是张一与阮清升初中的日子。   初中要到镇上的中学集中就读,是寄宿制学校,所以要带的东西就很多。这不,阮山就借了辆三轮摩托车载着两个沉默的孩子朝着大山外“嘟嘟嘟”地走去。   大青山是属于青林镇最边缘的区域,要到镇上也有数十公里,一路上颠颠簸簸,两个孩子坐在后车厢抱着书包只是目光呆滞的看着后面渐行渐远的大山。   中学,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新的世界,他们并没有做好要去的准备,只是没有办法的随着时间而去的地方,这是这两个依旧处在悲伤的情绪中的孩子不得不去做的事情。   人生就是这样,不是总能够如自己的愿望,万事都有万事的规律。有些事走了便不会来了,有些事来了还是会来,有些事虽然没来,却一定要来。   而依旧停留在大山深处的老外婆与喇叭嫂也坐到了小院的围墙上看着渐渐拐过弯的三轮摩托车。   他们自然知道自己孩子目光呆滞的原因,不是全部可也有大部分是因为他们,而因为他们的那些,又有一半是因为想念,一半是因为失望,特别是喇叭嫂。   自从那天滑稽的一出,他是没有脸面再见到村里的人了,只是她也无处可去,虽然见阮山心软的样子,但是她还是没有再厚着脸皮去麻烦他。毕竟此时的她与他不再是从前的他们了。   幸好老外婆收留了她,她也为老外婆做个伴,也将老外婆当做自己的倾诉对象,有事没事就与老外婆随意唠唠,这座小院在离开了一个人后也倒不显得那么寂寞,反而相对热闹起来了。虽然喇叭嫂有了那样的事,但几个妇人的关系依旧没有多大的变化,他们不是圣人,只是这和他们不相干,也没有多一句嘴的意义,多嘴了反而引得人憎恨。   傍晚时候阮山就回来了,孩子已经被他安排得妥当了,剩下的就只有看他们自己了。   他先去到还挂着白色灯笼的小院,告诉老外婆一切都好便转身回家了,自始至终都不曾再看喇叭嫂一眼。   回到家,打开白炽灯,看着晕黄的屋里空无一人,心中的失落感与寂寞感瞬间涌出,充斥着整个屋子。此时此刻,这应当不再算个家了,只是个过往的客栈而已。   人有时候是很矛盾的,他的心里倒不是很憎恨喇叭嫂,他拥有的只有愧疚,是的,自己没钱没财,看着简陋的屋子,简陋的家具,以及那台每次启动都需要用手大力敲打的彩电,他再次涌现出深深的无力感。   这应当是他的错吗?   “俗话说‘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既然她嫁给你了,那你什么条件他都不应该做出那样的事!”所有人都这样说。李燕、阮清、工地上的朋友。   他只是笑笑便不再说什么,低着头认真做着自己的本职工作,甚至大多时候都做出了本职外的。可他都不在乎,只是低着头做着,仿佛自己总是低别人一等。   是的,在阮清、张一读书后的第二天,他便收拾好东西起身了。   走到山脚,他又转回来,最终还是将屋子的钥匙交到了老外婆手上,让她帮他转告给喇叭嫂,“自己并不恨她,是自己的没用。”   其他的就没说,便转身迅速跑下山去,只留下老外婆缓缓的“自己要照顾好自己”的悠悠回音。   之后他便搭上客车,拐过那个大弯,朝着外面更广阔,机会更多,诱惑、陷进也很多的大世界去了。   因为到了初中,男女意识更加明确,男女也分得很开。张一与阮清也分开了,他们的宿舍分别在学校的南北角,又不在一个班级,两人的交际也少了起来。   阮清倒还好。回家看到母亲煮好的饭菜,大大的绽开了自己的嘴巴,笑开了花,又问道父亲,听说是去外面务工了,虽然担心,想念,但情绪还是稍稍缓和了些,话也开始多了起来。又因为她相较于张一活泼的性格,结识的朋友也不少,不几天便与班里的人都混熟咯了起来。   而张一,自始至终都是一个人,除了上课时必须的抬头,其他时间大都低着头,什么也不再说,就连开学时老师让来的自我介绍也都草草了事。   自然的,阮清的成绩就相对张一要好很多,这可把喇叭嫂乐的,见一人便是炫耀一番,只是当着张一与阮清的面不提及一丝,仿佛这与她完全不相干一般。   张一的事情她自然了解。因为老外婆晕车,坐车不方便,张一的家长会便由喇叭嫂来代替,自然的她了解的第一手的信息就相对得很准确,就连老外婆也不知道张一的具体情况,只是听喇叭嫂告诉她的张一一切都好,学习努力,勤奋积极,常常受到老师的褒扬,剩余的就是她欣慰的笑容了。   “时光如流水,匆匆流逝不停,转眼间这三年就过去了!”这是班主任开学时说的一句话,或许不会有太多的学生能够真正听懂这句话。   只觉得这三年太长,还有时间,可以挥霍。转头三年过了,他们也没有后悔的意义了,只能无奈的被分到五中去。   春天,万物复苏的季节,大青山又披上了绿色的大衣,而再加上那些许花朵为其点扮,拥有的又是另一番风景。   阮清与张一坐在山尖的大石墩上,看着缓缓落下的太阳,微微眯着眼睛,享受着这最后一抹金晖带来的温暖。虽然进入春季,但是太阳一落山,气温还是降到零下,也是让人哆哆嗦嗦的。   “这次统测的成绩怎么样?”   “还是那样呀!”张一只是有的没的回答着。   虽然这般无心,但是阮清知道,张一从来没有骗过她,他与她说的话都是真话。   “没有多久的时间了,想好考哪里了吗?”   “嗯……没!”   “要不我们考同一所学校吧!”张一转头的速度虽不是迅速,但对于现在什么也都无所谓的人来说,这确实是算快的了。   他的眼睛里就在那一刻闪过了一抹光芒,似是此刻半边太阳照射出来的,可要比那还要温柔。可却只发生在那刹那,仅在阮清看到那刹那。不过这也就足够了,因为这确实是因为她,为她而来,也为她而去。   “可是我这般成绩怎么可能?”   “没事,我帮你补!”   随即便快速起身拉着张一快步跑下山顶。   只见院子中,阮清认真的在给张一讲着烦躁枯乏的知识、例题。可此刻的张一不再如在课堂上那般,如丈二的和尚,摸不着一丝头脑,阮清讲的知识如嘤嘤悠歌,平静,却扣人心悬。   自然,这只是张一此刻一人感受得到的,以后他自然知道这算什么,只是那时已不再像这般了。   人们都说,只要肯付出努力,就一定有收获。   张一确实是付出了许多的努力,但是收获确实并不那么多,甚至都不算,他欠下的太多太多,不是一下两下就能够补回来的,自然阮清知道这些,可张一不知道这些。   他在看到一次又一次自己依旧倒数的成绩,心里哪里还有一丁点憧憬与期望,似是接受了命运一般,不再做出哪怕一点点改变,无论阮清怎么劝说,他都是那样的决定。   阮清也没有一丁点儿办法。最终只能够下狠手了。   “我决定了,与你一同去五中!”阮清将张一叫出了教室,也不管他诧异的表情,说完便转身离开了,只留下张一怔怔地看着她离去时的楼梯。   青林镇是隶属于別城的小镇,学校只开设初中,高中将全部集中到别城就读,并且按照成绩各所院校进行录取学生。虽然可以进行调剂,但是只规定了由高分到低级学校,没有低分调剂到高级学校。   而五中是别城最低级的学校,每年的本科升学率不足百分之十,一本生更是少得可怜。   阮清如果同自己一起进入到五中的话,即便她再怎么聪明也都会被耽误的。他自然不会怀疑那句话的真实性,因为他知道这是阮清激励他的一种方式,但是如果他不受用,她一定会去的。   站在学校的红榜前看了很久,张一还是有些沮丧,也很难过。   因为阮清的成绩是可以稳定进入二中,还可以冲击一中的,只剩下几个月的时间,自己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追上她的脚步的。   “只要你想,你就一定可以的!”不知何时,阮清已经站在他的身后,看着这忽而直起又忽而垂下去的消瘦的身影,心中拥有着万千不忍。   她不知道这算不算正确的方式,不知道这有没有用,她只是想去到拥有他的地方,能陪着他一起走出这段艰苦的日子。她不知道他是否需要她,需要了,更好;不需要,她也不怕,至少给自己一个说服自己的理由。      
第六章 有你的地方
当白雪落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