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城邑府督

  饮食已毕,李婶娘在屋内哄小儿入睡,这净洗碗筷,收拾残羹的活计自然落到了刘长恭和采儿的头上。   夜色近至,两人点起蜡烛在火光下忙碌。采儿与刘长恭虽然干着同一件事,可两人之间却没有任何话语交集,故而这氛围许久都是一片寂静。   “你不应当一声招呼也不打的就离去。”到底是采儿先开了口。刘长恭心头一紧,终究还是要回答这个问题。尽管他早就想过无数遍采儿问责时的情景,但现在他依旧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又是一阵静默,一直到不能不言语的时候,刘长恭才吐了一口气,说道:“我终究是要离去的。”   “我知道,我只是作为一个大夫关心你的伤势而已,你不该在身体还没恢复的时候一声不吭地离去。”采儿好像是刻意在强调些什么。   该干的都忙完了,采儿收拾好了后对刘长恭说:“你跟我来,我帮你处理处理伤口吧。”刘长恭听到后看了眼自己的肩膀,无奈的叹了口气后跟着采儿进了屋内。   李婶娘和她的孙儿睡在了刘长恭原先住的那间屋子,所以刘长恭进的是采儿的居室,这还是他第一次走进女子的闺房。当然,这也是采儿第一次让其他人进她的居室。   采儿的房间陈设简单,收拾整洁,若不是屋内放置了一面镜子,还有着女子梳洗打扮的器具,刘长恭还真没觉得这间屋子和采儿父亲的那间有什么区别。   屋内充斥着自然花草的清香,还夹杂着些许药物的味道,不至于浓厚的香气令人闻着十分舒心。   采儿细心的为刘长恭上药,应该是烛光映照的缘故吧,她的脸上泛起红光,这样桃红的面容实在令人挪不开眼,就连刘长恭也是一样。他早已忘记自己是在干嘛了,刘长恭沉醉于注视温婉可人的面容,周遭的一切嘈杂都打搅不了他。   “药上好了。”两颊微红的采儿站起身,对刘长恭说道,“你是要睡床铺还是要睡地席?”   刘长恭闻言愣住了,他随即意识到因为李婶娘和她孙儿的到来,他没有地方歇息了。   “我自在屋外凑合一晚便是。”采儿尚是未出阁的女子,怎么可以和一个不明来历的男子共处一室呢?这不合礼节,刘长恭不想让这个清白的姑娘染上哪怕一丝污浊。   采儿向来大大方方,此刻却也显得有些娇羞,她轻声说道:“不碍事的。”   “我在屋外亦不碍事!”刘长恭整理好衣衫就要往屋外走。   “何苦委屈自己,难道这几夜你都要站在屋外吗?”采儿好心劝说道。   “岂不闻古代圣贤为遵循礼仪,秉烛夜读于雪夜之中通宵达旦?古人可以为之,我亦能为之,何况只需要待住今夜而已,我明日就离去了,不必多站那几夜!”说着,刘长恭绝决的走出了屋外。   采儿愣在原地,她又羞又恼,但更多的是胆怯,采儿不敢叫住刘长恭,甚至上前说屋外冷,小心别着凉这样的话也不敢。她在屋内呆站着半晌,终于低声说道:“笨死了,你不要那么在意男女之别不就没那么尴尬了吗?”   转眼来到第二天黎明,采儿和李婶娘已然早早地醒来起了床。见刘长恭瘫坐在地上,倚靠墙壁正打盹儿,采儿轻笑两声,对李婶娘说:“还道秉烛夜读,通宵达旦呢,睡的都不省人事了。”   “本就不必如此拘谨,”李婶娘也笑了,“我们赶紧把早饭弄好吧,这样他们醒来就可以吃饭了。”   两人边唠着家常边干着活计,炊烟袅袅升起,预示着佳肴可期。   刘长恭昨天真的很累,他睡的很沉,直到阳光晃了眼,他才醒来。刘长恭站起身舒活了下筋骨,他有些自嘲的笑了笑:“行军打仗亦有彻夜未眠之时,怎么昨夜却扛不住疲乏?”   “阿七,快去洗漱洗漱,可以来吃早饭了。”看见刘长恭醒来,采儿招呼到。   “我该去把小孙儿叫起来了。”李婶娘说着,走进了屋内。   庭院中搁着一张桌子,热腾腾的饭菜放置在上面。刘长恭就着采儿的旁边坐下,在他的对面是抱着惺忪睡眼孩童的李婶娘。   大家都已围坐完毕,正当众人想要进食的时候,一阵马儿嘶鸣声和人们交谈的话语响起。   刘长恭对于马儿的嘶鸣声非常敏感,不同于李婶娘和采儿的疑惑色彩,他是一脸的警觉。   “采儿快来开门,泉口关的的城邑府督来了!”藩篱外传来一人呼喊的声音。   “听着像是汉武大哥。”采儿放下碗筷向外走去。刘长恭紧随其后,而李婶娘也抱着孩童跟了上来。   采儿看清楚来人正是汉武后立马放了心,只是在他的身后跟着五六个人,不知道是什么来头。   其中有一人是一副正直气派,虽然昂首而立却显得十分和善,而站在他旁边的是一个看着精明强干的人,那人身材要清瘦些。在两人身后的不远处,有三五个腰佩利剑的人正在照看马匹。   采儿请了众人来到庭院中,其中那面容和善的老者先开了口:“你父亲能治好城中的疫病,不知道你是否也有办法?”老者的言语开门见山,直接表露了他们此行的目的。   采儿闻言有些木讷,不知道该怎么回答的她呆愣在原地。    “这位是泉口关的城邑府督柳大人,另一位是城政府司申大人。”汉武给采儿一一介绍,说道,“采儿,泉口关又闹出十多年前的那场疫病了,形势越来越严重了,有些一发不可收拾。”   “你究竟是否有医治之法?”不同于柳大人的和善,申大人的眼神尽显锐利,不过两人倒是同样的急切。   采儿闻言怯生生地后退两步,有些不知所措。   “你们这是来请人治病的态度吗?有求于人竟敢这幅盛气凌人的鬼样子,好大的官威呀!”李婶娘在一旁看不过两位大人高高在上的模样,呛声说道。   申大人面色一凝,但显然他不想和一个乡野村妇争口舌。   “采儿千万不要放在心上,适才的冒犯只是因为心里焦急,城中态势严峻,故而不得不紧张!”柳大人压下自己的着急情绪,上前尽量平和地说话,“不知采儿你到底有无应对疫病的方法?”   这一次追问采儿没有闪躲,不过她先是看了眼汉武,直到汉武给了她一个鼓励的眼神,她才对柳大人点点头,说:“家父曾经传授过我医治疫病的方法。”   “采儿当然能治这疫病,我的孙儿就是她给看好的,只用了一个晚上我孙儿就已经有了好转!”见采儿吞吞吐吐,李婶娘迫不及待的插嘴道。   两位大人闻言,一扫疲惫的神情,脸面上放出了光彩,他们走上前来察看李婶娘怀中稚童的情形。   “果真如此,果真如此!我城中数千百姓有救了。”柳大人激动的说道,就连一脸僵硬的申大人也显露出缓和的神采。   “采儿,你可得随我们一起回去救治城中的病患,情势危急,刻不容缓!”柳大人言语颇为急切,一脸的恳求神情。   “当初我怎么说来着,采儿肯定能治这病,你们都不信!”还未等采儿开口,李婶娘忍不住先厉声言曰,“赶人家父女俩出来容易,请回去可没那么简单。李婶娘的脸上皆是愤愤不平的表情。   柳大人闻言有些惭愧,毕竟当初是他赶得人家父女出城。而申大人却皱起了眉头,他上前说道:“人命关天,你需晓得事理,你父亲被放逐乃是因为他的不经之谈、惑世之言,怨不得别人,如果你能救得了城中百姓,自然是立了大功,届时自有功赏。”   一言既出,众皆默然无语,氛围显得死寂。   终于,柳大人先开了口,他挥手示意申大人往后退退,自己则放低了姿态说:“适才申不害之语乃是由于过度焦虑,还望采儿你不要计较,我们城中百姓虽有不是,但生命可贵,请你不要因为一时意气而弃城中百姓于不顾。”   采儿当然乐意倾力相助,只是城中百姓的敌意让她有些心生畏惧。在深思了许久之后,她终于咬牙做了决定:“我愿意随你们前去救治百姓!”   “采儿,你怎么能这么轻易就答应了!”李婶娘还想再闹腾一番,但看见采儿微笑示意后便不作声了。当然,李婶娘也知道人命攸关,耽搁不得。   汉武三人闻言皆喜,本欲立马动身,但采儿说她还要稍稍准备些东西便只得先行立于藩篱之外等候。   “阿七,你不是着急离去吗?那便一同动身吧。”采儿想着一旁站立许久的刘长恭说道。见刘长恭点了点头后,采儿便进屋收拾东西去了。   
第八章 城邑府督
帝主穹苍,王安天下